乐清“失联”男孩

按照目前的市场环境,提供未创业的、想创业的,还有已经创业的四点建议:1、大的商业环境不理想,购买力下降;2、资本退守,投资力下降;3、项目空白地带不多,好的都被别人占了;4、人工智能接力,很多项目会死在它手里。然而自己分析看看,对于分销的企业来讲,几乎百分之九十的量都是来源几个大客户时,投资人不得不有所顾虑,万一该几个客户离开了怎么办?同时如果财务利润都是来自这几个大企业的批发单的话,这么单一的利润来源途径也是让投资人担忧的地方。所以相信的是不断实现构想规划对应市场匹配的团队,而不是创业者。  “对于一款伟大的产品来说,用户体验和对应的市场价值从产品诞生的一刹那就已经留下了基因。  4、投资人考虑的安全不是创业者说的翻多少倍  这个最容易引起投资人的注意,也是最担心的风险点。在盛行快速迭代的今天,创业者推出一个没有太多特色的最简化产品也可以,但是如果想拿到融资,Demo产品所蕴含的深度思考、可执行性及想象中的未来则十分重要。有时间跟创业者会谈之前我都会问问我自己,甚至会思考一个问题,我问自己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,如果对面的创业者也回答不上来,我是让它通过呢还是通过对话另外的创业者还获取答案?我时常悬浮在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,以致于找不到自己的定位。而现在,和创业者的交情仅仅占比一小部分,更会看重创业者的构想规划与市场的实现能力,而这个实现能力就是团队,团队与构想规划的实现能力越强,投资人越是喜欢。

  到了2012年,连唐岩在网易的上司,级别仅次于丁磊和CFO蔡安活的李甬也选择投入创业的怀抱。  “我去那里就是为了挣钱”,张兰后来如此总结自己的国外淘金之旅。  但论做菜,包括厨师、新菜式、服务、文化,俏江南都不如竞争对手,或者说不断退步。  就这样,俏江南的分店一家一家地开起来,为了打造俏江南“高端”形象,张兰又投资3亿元,在北京的黄金地段创立了一家顶级时尚会所:LANCLUB(兰会所)。  而和俏江南一样走高端路线的小南国,却机智地开了个小号,叫做南小馆,专走平民路线,在香港创下了高达5次的日均翻台率。但自2008年后,俏江南开始了疯狂的“上市之路”,却是不争的事实:  从2008年到2012年,俏江南新开了30多家门店,2013年又新开了10余家门店,但这样的速度还是远低于张兰的目标:每年新开100家店。有记者曾去过两次那里,每次消费者都寥寥无几,由于生意冷清,服务人员也有些懒散,甚至不会主动给茶水续杯。”张兰说当时自己的酒量是“两斤不醉&rdquo

  首先第一个问题:继续创业or打工?  当杨宁的第二家公司陷入资金紧张就快发不起员工工资时,公司的CEO,一个年近40岁的前腾讯高管,决定卖掉自己的房子再试一次。  2012年4月,俏江南又谋划在香港上市,为了筹集资金甚至把价值3亿的兰会所卖掉,甚至张兰都不惜辞去政协委员一职,把国籍更改为加勒比岛国,但这样还是没能在香港上市。”  即便辛苦,但张兰一天赚的钱能抵在国内一个月的工资,只是心高气傲的张兰并不甘心在异国他乡靠做苦力赚钱,她给自己定下了目标:挣够了2万美元,就回国做生意。“张总、李总都来了,都是给面子,敬酒就都得敬到,这屋敬完了敬那屋。  但辉煌背后,其实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,汪小菲曾经回忆当年母亲创业的艰辛:那时候北京比现在乱的多,有去厕所翻墙跑单的,有喝完酒打价的,不结账的,当然,地方的事儿也得摆平,黑的白的。无论当年是否上市,俏江南都逃不过没落的命运。  2007年,俏江南销售额已高达10亿元左右。  写在最后  在商言商,回顾张兰24年的创业之路,她的胆识和毅力都是无可挑剔的,而且她也为业界打造了一个非常好的营销案例。  当然,汪小菲还是一口咬定卖掉俏江南不是为了还债,而是“中了CVC的圈套”,但不管原因如何,结果还是一样:张兰退出了俏